淡水养殖的水源应该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8)中规定的水源质量标准,水源周围100m范围内不存在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对水源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比较关注,物理指标包括水温和透明度,化学指标包括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总硬度和可溶性固体总量。
水温是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指标,能够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18-35℃为正常温度,25-32℃为最适宜生长温度,在整个养殖周期里面,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或在智能物联网水质检测系统中带有水温监测记录的功能。
透明度主要是由水体中的悬浮物(包括浮游藻类、悬浮的泥沙颗粒、溶解的有机质、无机盐等)决定的。其中浮游藻类的密度是影响水体透明度最大因素。因此,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反映水体的肥瘦程度,透明度=30cm左右为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20cm为肥水,透明度>40cm为瘦水。在整个养殖周期里面,可以用塞氏盘进行透明度测量,或用透明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溶解氧是水中鱼虾贝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能够衡量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衡量养殖水体是否适合水生动物生长的重要指标。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一般情况下鱼类适宜的溶氧量为5mg/L,虾类适宜的溶氧量为3mg/L。溶解氧偏低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出现浮头甚至泛塘,直到大量死亡。可以使用在线溶解氧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或者使用手持溶解氧传感器进行定点测量。
水体的pH值是反映藻类的组成和活性、水质因子稳定性和池底有机污染的重要依据,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pH值影响到水体的碳源和微量元素的活性、水生动物的生理机能以及微生态的生物组成结构。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环境下比较适合生存,水的正常pH值在6.5-8.5之间,pH<6.5时肥效不能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pH>8.5会引起水中溶解盐类的析出,甚至直接腐蚀鳃组织造成养殖动物呼吸障碍而室息。pH变化太频繁、变幅过大对养殖不利,可以使用数字pH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使用便携式pH计进行定点测量。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 NH₃)和铵离子( NH4+)总称。氨氮是水体的营养元素,其来源主要由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及水生生物和残饵、粪便、生物残骸腐烂分解产生的,养殖水体正常水质氨氮<0.02mg/L。氨氮过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氨氮>0.5mg/L会使鱼虾等水产动物中毒,使其体表粘液增多,出血,食欲减退,抑制其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其死亡。可以使用在线氨氮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使用实验室氨氮检测装置进行定点测量。
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无机化合物,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当氧气充足时,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但也可以在缺氧时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态氮。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浓度应控制在0.05mg/L以下,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使鱼虾中毒,其原理是因为亚硝酸盐会将鱼虾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鱼虾某些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严重时可能大面积暴发疾病死亡。可以使用在线硝氮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于鱼塘底层缺氧,底泥有机物经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硫化氢是否超标,简单的判断标准在于养殖水体下风处是否有臭鸡蛋味。养殖水体要求硫化氢<0.1mg/L,硫化氢毒性较强,具有强烈刺激性,对水产动物鳃组织有腐蚀和麻痹作用,硫化氢>0.5mg/L会影响水产动物呼吸作用。
水的硬度是指溶于水中的钙、镁盐类的总含量,一般以相当于CaCO3的量(mg/L)表示。一般认为在淡水常规鱼类的养殖中,水体的硬度不小于50-150mg/L,淡水养虾水体适宜的硬度为250mg/L以上。硬度过高会出现腹泻和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可以使用在线硬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水中总可溶性固体物(TDS)的量主要取决于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盐类的数量,当其质量浓度高于1200mg/L时,可产生苦咸味。可以使用在线TDS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