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余氯?
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自来水为什么要加氯?
自来水是一种既卫生又安全的饮用水,我们的自来水在从水厂出厂到输送到家家户户使用的过程中,要经过供水管道的运输,细菌等有害微生物很容易在水中滋生,从而造成水的污染。未经过消毒和杀菌,为了抑制和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目前,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是二氧化氯消毒剂,它具有杀菌速度快、消毒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等特点,而且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消毒方式。氯气溶于水后的氧化性和酸性,使得病菌难以在水中生存,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滋生。自来水厂在源水的净化处理中加入氯,能有效保证水在输送过程中不被污染。
自来水中余氯标准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出厂水余氯在0.3-2毫克/升之间,管线末梢余氯不得小于0.05毫克/升,才能保证持续杀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各水厂出厂水余氯控制在0.3-0.9毫克/升之间,管线末梢余氯大于等于0.05毫克/升。自来水略带氯味属于正常现象,完全不影响健康。余氯含量只要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自来水就是安全的,市民可以放心饮用。
而且,自来水还要经过漫长的输送过程,余氯的含量会挥发减少,大家使用的龙头末梢水中的余氯含量其实非常低。余氯的存在能保证水不被微生物污染,有微量的氯比无氯更安全。
自来水监测
自来水厂的水质监测是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一般自来水厂的水质监测主要关注监测参数、监测频率、监测点位、监测设备、数据分析与记录。
主要监测因子包括浊度、pH,余氯为自来水的基本监测指标,除此之外还包括溶解氧、大肠杆菌、重金属含量等。这些参数能够反映水质的基本情况和卫生状况。传统的氯浓度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提供实时的监测结果。在线余氯传感器的优势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氯浓度的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水质问题。